首页 > 青少年儿童心理 > 亲子沟通 > 正文

家长三类不经意谎言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2017/07/23

  “吃西瓜要吐西瓜籽,不然瓜籽会在肚子里发芽”、“在家里打伞长不高”、“不听话的孩子会被熊外婆吃掉”……这些大人们曾经说过的可笑谎言,是否一下子让你回想起当年自己的童真萌态?

  或许是当年的父母们不知道如何解答疑问,但如今也为人父母的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不经意的谎言会给孩子带来困扰?

  “吃饭洒米粒雷公会打你”母亲一句谎言 让她害怕被雷劈

  方艳萍是西南大学一名大三学生,,她年幼时,母亲总爱随口说些话“逼”她乖乖就范,什么“小娃儿不要玩火,不然会尿被子”、“在家里打伞长不高”,不过最让她难忘的,还数“吃饭洒米粒雷公会打你”。

  方艳萍回忆,自己小时候吃饭时总会洒几粒米饭在餐桌上,一天,吃饭时恰好下大雨打雷,她又洒了几粒米饭在桌子上。母亲知道她怕打雷,便随口说了 句“吃饭洒米粒雷公会打你哦”。方艳萍一下就被母亲的话吓着了,赶紧把桌上的米粒捡起来吃掉。从此以后,方艳萍就畏惧打雷闪电,“因为曾经洒过米粒,怕 ‘雷公’真的打我。”

  方艳萍说,懂事后的她知道母亲跟她开了个玩笑,她也清楚普通人被雷击中的概率非常小,但她依然绕不过那道阴影。每逢雷雨天气,她就不敢出门,躲在家里把门窗关得紧紧的。

  方艳萍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生活很节俭,她妈妈那样说是为了教她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对此,方艳萍并不赞同,“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太大了!”

  专家解析:母亲明知年幼的方艳萍害怕打雷,还用恐吓式的谎言吓她,非常不妥。应该尝试采用童话型教育,让打雷的场景成为孩子反思、成长、总结的机会。“小朋友吃饭漏嘴很浪费粮食,雷爷爷在天上看着你呢!”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此后很害怕打雷,家长可以在打雷时提醒孩子:“雷爷爷看到小朋友改变坏习惯就会鼓掌,雷声就是他给你的掌声!”不过,父母要注意,童话型教育适用于纠正孩子坏习惯,一定要给孩子正能量的立意,这样才能成为有技巧、有智慧的高情商父母。


1500800263644573.jpg


  “你是捡来的!”母亲一句戏言 孩子感觉自己多余

  “以前我父母就经常说,我是河里捡来的,那感觉比充话费送的还难过!”今年20岁,家住巫溪县的邬云凤说,小时候自己比较调皮,四处闯祸,有时候母亲心情不好,就会说她是捡来的。

  “她刚开始这样说我不相信,但是妈妈一次次说我是捡来的,我就真的信了。”邬云凤说,那时她大概七八岁,开始有了自尊心,从此她便觉得母亲不喜 欢自己,更偏爱她的哥哥,常常觉得自己多余,偷偷躲在被子里抹眼泪。不过,稍微长大一点就明白母亲是在骗她,也就很快释怀,不过当时的伤心情绪记忆犹新。

  冯琪家住沙坪坝,今年18岁,她的母亲经常逗年幼的妹妹,说妹妹是捡来的。冯琪说,妹妹今年11岁,每当听到母亲说这样的话,都会一脸不开心,还时常说母亲偏心。

  专家解析:告诉孩子是捡来的,是父母和小孩逗趣的相处方式,大多数人都有这种经历。不过,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以不伤害孩子的心灵健康为标准。因为,小 孩子看事物只能透过现象错误归因,认为父母偏心。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在建立归属感、安全感,父母应该停止说这样的戏言。小孩子的想法充满童真,模仿性强,对 事物无预测能力,看不到后果,即使孩子做出出格的事,家长也要表明“就算你不听话,妈妈也爱你”,然后询问孩子这样做的原因。

  观点

  不提倡撒谎教育 亲子要互信

  “孩子就像一只洁净的玻璃杯,不管怎样小心触碰,都会在杯上留下指纹。”专家表示,父母对孩子问题的回答,会成为孩子童年特殊的记忆。这份记忆有的会转化为温暖、幸福的回忆,有的可能成为心理阴影,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尽量少“撒谎”。

  专家提醒,父母编造的一些谎言,存在很多常识性错误,会对孩子产生误导。孩子不听话,总有些内在的特殊原因,此时父母就应注意观察分析,细心询问原因。家长应采取更真实、更客观的方式引导孩子,建立互信、融洽的亲子关系。

  三类谎言家长不能说

  1 知识型的谎言不能说

  孩子一问“我从哪里来?”,父母常会感到尴尬,用“捡来的”、“抱来的”等谎言应付。这类回答会让孩子有较多猜测,产生不安全感。

  正确做法:根据孩子的年龄适当普及基本生理常识。

  2 吓唬型的谎言不能说

  孩子哭个不停,家长常会说“再哭就让警察叔叔把你带走”,孩子剩饭、不睡觉,也常用警察叔叔、大灰狼来吓唬。这不仅会让孩子对周围事物的认知产生偏差,也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孩子剩饭,也许是饭盛多了,下次少盛些,同时告诉他节约的重要性。

  正确做法:对孩子多一些引导,往往比简单的命令更有效。

  3 情感型的谎言不能说

  “再哭妈妈不爱你了”,“再闹就把你送人”……这种谎言会加剧不良情绪积累。孩子哭闹本是为了寻求关注和爱,父母却威胁不要他,只会让孩子哭闹得更厉害,甚至在成长过程中,因始终担心自己不被爱而缺少归属感。

  正确做法:家长要温柔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安静的陪伴,等孩子想明白了再教育。

上一篇:幼年与父母的心理情结是婚姻暗流 下一篇:心理学家教你职场心理减压
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及治疗对策

2016-11-07 16:12:11

什么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2016-11-07 16:31:36

如何照顾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孩子?

2016-11-07 16:28:19

影响孤独症预后的因素有哪些

2016-11-07 16:20:52

关注千叶莲心理微信
关注兰亭心理微信

在线QQ医生

健康咨询热线
0755-22318729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千叶莲心理医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粤ICP备1901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