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经症性障碍 > 疑病症 > 正文

正确认识药物副作用,不做“惊弓之鸟”

2017/06/10

  1、有无毒无副作用的药物吗?

  严格来说,所有的药,包括化学药、中药、中成药都有副作用,只是不一定每个人每次使用都会表现出来。 宣传某类药没有副作用是不负责任的。

  2、药物副作用有大小之分吗?

  从简单的直观印象角度,是存在副作用大的药和副作用小的药的,比如糖皮质激素和乳酸菌素片放一起比较,糖皮质激素无疑是副作用更大的那个。 但是在用药的时候,肯定不能单纯按照副作用大小来选择药物,糖皮质激素能控制很多更加严重的疾病,这些疾病是乳酸菌素片束手无策的。 在治疗疾病选择药物的时候,医生会综合考虑,遵循「获益大于风险」原则。 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也就是说都是有风险的,当治疗获益大于药物副作用带来的风险时,使用药物就是值得的。

狗狗和人2.jpg

  3、药物副作用可以减轻吗?

  可以。事实上,从药物的设计、研究和开发阶段,药品研发人员就已经为减轻药物副作用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比如为了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将药物设计成肠溶片;比如为了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将其制成胶囊;比如为了服药更方便,同时减小药物浓度的波动,将药物设计成控释片、缓释片等。 当我们服药的时候,就更应该关注药物的副作用了,在用药前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的「不良反应」一栏,如果某药物的说明书里说,这种药有可能引起低血钾,在服药的过程中就应该定期监测血钾水平。

  4、如何知道不舒服是不是药物副作用?

  不少长期服药的患者,容易把身体上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都和药物副作用联系起来,要么轻易停药,要么就不理会这些不舒服。比如抗抑郁类药物(Antidepressants):抗抑郁类药物并不只会用来治疗抑郁症。事实上,抑郁症、焦虑症、饮食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疾病的治疗都可能使用这一类药物。有时多动症、偏头痛患者也会服用。一些镇定效果强的抗抑郁类药物也被用来治疗睡眠障碍。 有些不适虽然感觉并不严重,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一些药物吃了以后出现「乏力」,很多人认为既然是生病,还吃了药,有乏力再正常不过,但其实这种乏力可能是由于低血钾导致的,如果不了解原因,不采取措施,长期下去,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5、长期用药,怎么减轻药物的副作用呢?

  治疗、控制慢性疾病的药物,一般都是处方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要自诊自治,不要随意购买药品。 避免使用渠道不正的、不合法的药品,更不要以食品或保健品代替药品使用。 在医生开出药物之后,要详细了解服药方法和主要副作用,并了解清楚在用药期间应该怎样监测这些副作用。 在使用药品的过程中出现不适,应该及时就诊。

  总体而言,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它药物的副作用,并且尽力减少它的影响。不要因为害怕副作用而耽误疾病的治疗。

上一篇:【躁狂症】他是“大众暖男”?其实是他生病了! 下一篇:神经衰弱?不妨心理治疗!
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及治疗对策

2016-11-07 16:12:11

什么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2016-11-07 16:31:36

如何照顾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孩子?

2016-11-07 16:28:19

影响孤独症预后的因素有哪些

2016-11-07 16:20:52

关注千叶莲心理微信
关注兰亭心理微信

在线QQ医生

健康咨询热线
0755-22318729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千叶莲心理医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粤ICP备1901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