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过分地关注外界的看法,无疑有两个极端——自卑和自夸。无论是哪一种,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担心自己不够优秀,怕自己蒙羞、懦弱以及低劣。因此,主观体验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羞辱”的羞愧和恐惧;二是嫉妒,自己的不足与对方的完美无缺形成对比后,产生嫉妒感,进而喜欢评头论足,谴责、蔑视或嘲弄对方,甚至于摧毁对方。(如果对嫉妒的两种含义有清楚地认识的话,很显然,这种嫉妒属于envy,而不是jealousy)
防御方式
理想化和贬低一唱一和,是自恋型个体最典型的防御方式。上文中提到的两种极端,如果对自己理想化同时贬低他人,那么就是浮夸型;如果理想化别人同时贬低自己,那么就是自卑型。当然,这两种类型可见于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段转换。
自恋型个体也会通过追求完美来达到防御,心中充满了好高骛远的空想,装作已经达到目标(华而不实)或者将失败归咎天命(令人沮丧)。一般通过对自己或他人习惯性地批评而表达对完美的需求(浮夸型批评他人,而自卑型批评自己)。
另外,自恋型个体还会将自尊感转嫁于他人,将某些人理想化,视作完人,然后通过认同此人(瞧,我是他的部下,他太棒了!)来体验自我膨胀的感觉。好像他就是他的一部分一样。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过不了多久,他会发现那个“完人”也有缺陷,于是一棒子将他打死!这样的片段我们如此熟悉,因为它不断地在咨询室里上演。
形成原因
自恋型人格形成的原因,恐怕很难用冲突的角度去解释,我们更倾向于用发育中的缺陷来理解它。他们的内心体验主要偏向于若有所失,而不是神经症性冲突。各类文献提供了很多途径帮助我们理解:基本安全感和认同;自体概念;自尊管理;依恋与分离;发育固着和受挫;羞耻感;情感调节、创伤和依恋等等。
早在弗洛伊德时代,人类倾向于受严厉的超我的拷问,自恋型个体驱力主要是受内心对自己的评判。而如今,自恋型个体更倾向于早期对关系失望的一种补偿。早年时,他是父母的一部分(温尼科特称之为“虚假自体”),只有当他成为某个角色时才会受到赞赏,只要他暴露出自己的意愿或感受,就会引来拒绝和羞辱,因此他会配合父母,成为父母期待中的人。所以这样形成的自体,我们称之为“虚假自体”。如今,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些通俗句子,如“父母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由孩子来实现”,说的便是此意。
自恋型个体早期的教养环境和评头论足的家庭氛围相关,父母设定的目标直接和孩子的自尊挂钩,只要孩子没有做到,就会直接遭到严厉的批评。还有一些家庭是另一个极端,父母给予过度的表扬和夸赞,虽然这是正性的评价,但是孩子仍然会有被评头论足的感觉,甚至会感觉到父母言过其实而让他感到难以胜任,总担心自己不够称职。
总之,自恋型个体无法辨认真挚的情感与取悦他人之间的区别。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压力,让父母无意间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希望下一代比自己更强,然而让孩子付出的代价即是无法知道自己真正的意愿和情感。
咨询室内
病理性自恋型的来访者缺乏建立关系的兴趣,咨询师常常被贬低或理想化,感到怀疑自己、厌烦、困倦和无用感。如果咨询师将这种移情和反移情反馈给他和他分析,他也对此毫无兴趣。他投射性地认为这是咨询师的自负和怯懦才会对此穷追不舍。我们也可以看到,咨询师成了他外化的自体的一部分,他自己身上的(理想化或贬低的)一部分投射到了咨询师身上,因此,咨询师感到怀疑自己、担心自己失误,正恰恰是来访者的心理。也许这用科胡特的“自我客体(selfobjects)”的理论来理解比较适合。
由于不同的理论主张不同的治疗方式,因此没有固定的一致的方法。作为咨询师,首先要帮助他接纳自己,放弃自我吹捧和贬低他人,保持足够的耐心,忍受消沉的反移情。由于自恋型个体极度害怕暴露缺陷,咨询师要看到他背后的羞耻心。在这里,咨询师的榜样作用很重要。咨询师首先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对弱点不含偏见的展现,抱现实的态度。尤其当自己失误时,要勇于承认同时避免过度自我谴责。另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来访者有时会当面诋毁和无视咨询师的话,但是他在背后却经常引用那些话,这是对咨询师的认同,要看到他隐藏的“依赖”,当咨询师不够敏感时,他们会显得脆弱、受挫。所以咨询师应更多地依靠自身的力量,真实、坦诚、勇敢。
在线QQ医生
健康咨询热线
0755-22318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