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中国吸毒问题日趋严重,按正式记载,注册登记的人数逐年递增,而未注册的人数大有人在。据公安部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达105万人次,复吸率高达85%以上。另据对某市强制戒毒所2003年度收戒量的统计调查显示,该年度收戒的2332名戒毒人员中,复吸为1186人,占全年总收戒量的51%,相较往年,复吸率呈22%速度递增。有关资料表明,吸毒者脱毒后3个月复吸率高达86%-98%,绝大多数毒品复吸者陷于戒断治疗——复吸——再戒断治疗——再复吸的怪圈中。戒毒就是使吸毒者不再吸食毒品,现在这个目的并没有达到。那么原因何在呢,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索。
一、戒毒者复吸的原因
(一)对毒品的心理依赖
据对某省强制隔离戒毒所强戒复吸人员的调查,他们戒毒以后的复吸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瘾难除。他们吸毒以后的心理过程大体有如下的反映。
一是吸毒者吸毒后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一般是有强烈的快感自下腹部迅速向全身扩散,这是一种温暖的感觉,同时可伴有因组胺释放引起的全身发红的皮肤痒感,搔抓起来特别舒服。继而出现似睡非睡的松弛状态,这时烦恼、忧愁、焦虑、紧张一扫而空,人变得非常宁静、快慰、伴有愉快的幻想。大多数吸毒者之所以吸毒,并不是为缓解戒断的反应,而是为了再次体验这种感觉。特别是复吸者。
二是吸毒者开始吸毒时,海洛因经呼吸道直接进入小循环,经左心到脑,起效很快,注射反映更快。这时有强烈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的强烈程度和愉快程度非常强烈,超过了其他生理体验。但随着毒品的耐药性的增长,这种情绪体验逐渐减弱以至于无。这时他们吸毒完全是为了消除戒断反应。他们对吸毒行为的心理反应是既感到恐怖又感到无奈,成为毒品的俘虏。
三是当吸毒者经过戒毒已经消除了对毒品的生理依赖后,他们对吸毒激起的情绪体验的记忆又重新在大脑中呈起,而且大有增强之势,并在生理戒毒完成的一周后达到前所未有的顶点,并被保留下来。
四是无论用化学的方法或是物理的方法戒除毒瘾,吸毒者对毒品所激起的情绪体验,都会变成一种情绪的渴望,这种渴望即是对毒品的心理依赖,即心瘾。
五是这种渴望在吸毒者戒除了对毒品的生理依赖后,大大超过对毒品戒断时生理反应发生的恐怖程度,为了追求心理体验,许多戒毒者即使是在没有暗示物的情况,也会沉溺在想入非非中而不能自拔。一旦有条件时就会不顾一切的去复吸。
(二)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复吸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吸毒者普遍对家庭亲人缺乏责任心,害人害己害家庭是每个吸毒者的真实写照。家庭亲人在其吸毒及劝戒过程中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得到的结果往往不尽人意,而且有的家庭甚至因为吸毒者而受到周围邻居、同事的嘲笑歧视,这便使得家人从最初的同情、关心、期望变为愤怒、憎恨、失望,从而导致家庭破裂、妻离子散。大部分戒毒者回归家庭后,都存在亲情危机,他们受到家人的疏离,得不到家人的信任,这种情况会极大程度的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进一步强化他们的人格扭曲和自暴自弃的心理,从反面刺激了他们对毒品的感情寄托和依赖。另一方面,由于对毒品危害性和戒毒过程缺乏正确科学的认识,90%以上的家庭对于戒毒者回归家庭后,不能在生活、心理方面对其进行正确科学的疏导、护理、矫治,甚至有的家庭抱着“一朝吸毒,终生吸毒”的想法进行消极、被动地应付、放任自流,导致前期所做的戒毒工作不能巩固下来,吸毒者重新回归复吸毒的状态。
(三)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复吸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根源。吸毒者在戒毒后始终要回归社会,据对深圳市强制戒毒所在戒的戒毒人员的调查表明,几乎100%的戒毒人员希望戒毒期满后能回归社会,渴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但为何复吸率仍以每年22%的速度递增,其中社会因素成为一个令人不能忽视的重要原因。社会因素具有其复杂性,总体来讲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毒品的易得及毒品市场的客观存在。由于毒品贸易存在巨额利润,总是不断吸引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从事运贩毒活动,加上我国周遍国家存在着诸如“金三角”这样的大毒源地,大量的海洛因走私入境,毒品销售网络庞大,防不胜防。毒品市场的客观存在,成为吸毒者与日俱增的根源。而对于复吸毒者,由于往日对毒品市场的熟悉,相较一般人更容易得到毒品。在吸毒群体日益庞大的形势下,当中有许多人都走上了“以贩养吸”的道路,这些人在发展新“毒友”的同时,势必不回放过老“毒友”。他们千方百计,使出各种手段,拉拢戒毒回归人员重新加入到吸毒群体中。
二是“毒友”间的群体效应。吸毒者本身存在有心理方面损伤,社会上不乏有对吸毒者行为认识的偏差和歧视,一般群体都不愿意和吸毒者来往,社会环境也予以拒绝,吸毒者在正常的社会群体中难以得到社会评价、社会尊重、社会信任等方面的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无法融入正常的社会群体。马斯洛关于人的五个需要理论,其中就有归属感的需要。戒毒者在回归社会后,尤其迫切需要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归属感在正常的社会群体中很难得到,而吸毒者互相之间存在相似的心理及生活经历,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吸毒者在“毒友”中得到认同,实现归属感。在“毒友”的群体效应作用下,戒毒人员一旦回到原来那个吸毒环境,复吸只是早晚的事。
三是社会支持薄弱,帮教脱节。一方面,戒毒者回归社会后面临心理矫治、解除稽延症状、解决生活、就业等诸多问题。而目前帮教措施主要为定期谈话和尿检,帮教责任人数量少,经验不足,方法措施简单,吸毒人员自制力有限,受外界有毒环境的诱惑,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科学的引导帮助,随时有可能毒瘾发作而复吸。另一方面,据对深圳市某戒毒医院2003年度2332名收戒人员的统计调查显示,其中有21%为外省市吸毒人员,可见吸毒人员的流动性高,外出外来多,行踪不定,极容易形成失控漏管的局面,这部分人员是复吸的高危人群。而且,吸毒人员普遍存在职业技能缺乏,就业能力低的现象,上述统计调查中,无业闲散人员就有2162人,占全年总收戒量的93%,对多个复吸戒毒人员进行谈话,问及复吸原因,其几乎一致,他们都坦言由于没有文化或者没有技术,找不到工作,得不到帮助,最后又不得不和以前“吃粉”的朋友混在一起。无疑当前对戒毒回归人员的社会支持环节薄弱的现象普遍存在,对吸毒人员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及就业指导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师资人员缺乏培训。因此,当前社会支持、帮教工作的基础设施薄弱,硬件跟不上,无专职人员和专项经费,帮扶帮教的责任流于形式,从上到下呈现层层衰减,逐级弱化的趋势,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往往将帮扶工作停留在一般工作布置上,帮扶的管理、监督和责任也只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工作落实不下去,帮扶工作严重脱节及后续管理失控,是复吸率高居不下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二、吸毒者普遍存在心理疾病
世界着名的心理学家卡特尔将通过生活记录材料、问卷材料和客观调查获得的众多人格特质用因素分析法的得出16个根源特质,把16种因素可能产生的表现分编为16个组,每组包含十几个问题的问卷,称为16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广东曾对全省女性吸毒劳教人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在对被调查者进行16PF测试的结果中显示,其中A、E、F、H分值比常规明显偏高,表现为心理上的狂躁气质,好强固执,喜欢冒险、兴奋度强、寻求刺激、少顾虑、争胜斗勇等特点。而B、G分值明显偏低,证明智力低下,认识能力差,办事不负责,缺乏恒心毅力。人格是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和内心行为,并使他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区别。从变态心理学讲,吸毒成瘾者大多数存在人格问题,是指介于精神疾病与正常人格之间的一种行为特征。表现为人格发展过程的不成熟和畸形,并在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从而导致个体以不良的行为方式持久地对待周围事物和做出极度的情感反应,这些行为倾向构成了对自己、他人、社会都不允许的或不得体的行为方式。在对许多戒毒所戒毒人员的调查中普遍发现了与上述表现相一致的特征。如深圳宝安戒毒所的统计,戒毒者普遍文化低,不爱学习,高中以下学历的占80%以上;对配偶、对朋友不忠实、无爱心,有性乱交和婚外性行为的占80%以上;普遍有不良习惯,无明确的生活目的和社会责任心,经常出入舞厅、游戏机室、酒楼及赌博场所的占80%以上;一般判断力都较差,因坏人引诱、交友不慎、上当受骗或空虚无聊而吸毒的占80%以上。除上述原因外,思维混乱,好虚荣,爱幻想,好奇心,寻求刺激,也是他们吸毒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戒毒者进行相关的心理测试时,发现大多数人存在心理障碍,这既是他们吸毒的原因,也是导致复吸的原因。
三、戒毒中的心理治疗
戒毒是心理和躯体的治疗矫正。是一种强制的医疗行为。但是光有药物对躯体的治疗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才是吸毒者彻底脱瘾,减少复吸的关键。现在虽然许多戒毒所重视了心理治疗,配备了心理咨询师,增设了必要的设备,摸索出了一些好的做法。但还很不够,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我认为心理治疗分为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要贯穿在戒毒的全过程。
首先是医治心理疾病,包括人格障碍。也就是对吸毒者进行个案的心理诊治,找到吸毒者吸毒的心理原因。应该说人的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个性(即人格)关心最为密切。吸毒者的人格多数都存在问题,并非是在瞬间形成的一种心理或行为倾向,也不是被动的静态结构,相反,他是在人格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那么这种具有反社会性的人格结构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一般来讲包括遗传、体质的因素和社会的因素两种。从现在看到的吸毒者的个体原因一般是个人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低,好奇心寻求刺激,自控能力差,价值观问题,精神空虚,追求虚荣,不良习惯等。所以我们在医治每一个吸毒者的时候,必须分析他的人格缺陷,以及这种人格缺陷的社会和个体的原因,找出他们心理疾病的关键点。
通过有针对性的治疗医好他们的心病,使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正常的人格。这种治疗是心理上的治疗,要按照心理治疗的规矩去做。心理咨询师把每个吸毒者作为一个心理病人对待,通过交谈、测试、检查等多种手段确定每个人的心理病因,并让治疗者充分的介入,戒毒者乐于接受治疗,双方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治疗还应包括咨询、指引、授以社会技巧和强化适当的行为等。
二是针对心瘾进行心理强化治疗。这是从心理医学的角度对戒毒者施以心理治疗,治疗的重点集中在如何帮助戒毒者,建立必要的条件反射,使不良诱因的改变得到强化。按照国际上心理医学中最常用的有两种治疗方法:(1)厌恶疗法;(2)催眠疗法。华南师范大学和深圳宝安戒毒所按照这两种方法对30例吸毒者进行了心理依赖的戒治。他们准备了两组幻灯片,一组为风景内容,另一组为与毒品有关的图片,每组20张,随机排列,用幻灯机放映。第一阶段,让戒毒者先看,当呈现风景时,辅以放松的指导语,让戒毒者体验轻松自由的感受。当出现与毒品有关的图片,即对戒毒者施以电击,辅以紧张、害怕和令人不舒服的指导语,让戒毒者一见到与毒品有关的幻灯片,就处于一种紧张和害怕的情绪中。第二阶段,呈现风景图片时,辅以轻松指导语不变,呈现与毒品有关图片时也施以电击,但允许戒毒者在分辨出是毒品后,克服一定的困难,按住电钮切断电源避免电击。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条件反射初步形成,戒毒者看到有关毒品的图片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吸毒的快感,而是紧张害怕的感觉,紧张感代替了欣快感。逐渐这种矫治得到了强化,戒毒者对毒品产生了厌恶。
无论生理戒毒或是心理戒毒,只注重生理反应和条件反射的消除或建立是很不够的,重要的是人的自我意志的增强,以及动机、价值观和人格的因素。因此帮助戒毒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意志、重塑人格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学着名的霍桑效应指出:对个人施加压力,以说服他去做某件事最有效的方法是使他愉快,向他显示出我们是真心关心他,非常希望他去做好这件事。在对戒毒者的心理治疗时我们必须坚持这一观点。华南师范大学和深圳宝安戒毒所用催眠疗法很有效果。他们在把戒毒者催眠的情况下,通过心理咨询师以朋友的身份、亲切的话语向戒毒者讲清毒品的危害,反复暗示,使这些话语深刻地印在戒毒者的潜意识中,减弱和消除戒毒者心理对毒品的危害。在催眠状态下,他们还通过引导戒毒者回忆儿时的生活,使自己的记忆退回到童年和少年时期,体验当年的情景,寻找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自我。同时在催眠的情况下,心理咨询师对他们施以正反对比教育,使他们通过潜意识将自己吸毒前健康、快乐、幸福的生活和吸毒后悲惨境遇进行对比,有利于让他们重新认识人生、重塑人格。在催眠的情况下,依赖者的思维十分狭窄,还可以暗示戒毒者,让他们出现错觉,在潜意识中让他厌恶毒品,形成对毒品的厌恶体验,比如,让他们在催眠的情况下,人为毒品不好,扔掉毒品。经过不断的反复的治疗,可以从潜意识上加强戒毒者对毒品厌恶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巩固。
他们的实验是成功的,经过两年的跟踪调查,进行心理治疗的30名戒毒者只有6名复吸,占20%,没有进行心理治疗的对照组,半年之内100%全部复吸。
三是心理康复。这是心理治疗的最后环节,十分重要。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一种使人最大依从的方法,是把个人放在一个控制的很好的环境。那里的一切都使人很难不依从,个人要求某人去做某事,他可能拒绝,然而每个人都希望他去做,拒绝是很困难的。要使戒毒者的戒断得到巩固,必须有一个好环境。因此在戒毒所的心理治疗后,还应继续进行与外界的隔离管理,让戒毒者在丰富的生活和良好的环境继续保持心理戒断的巩固。这个巩固要有时间的保证。戒毒时间过短,心理戒断的成果没有巩固就回到社会,往往抵御不了毒品的诱惑。
心理康复更重要的在回归社会以后持续进行。把家庭、社会、戒毒组织结合起来,对戒毒者实行帮助、管护,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康复环境
(1)戒毒人员出所时,应通知其家属、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所在单位和居住的社区、街道、村,将其作为重点人口管理,防止接触毒源。
(2)改善或改变戒毒者的生活环境。吸毒者原来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与吸毒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甚至是吸毒滋生的土壤,因此改变环境,割断与原来环境的联系特别重要。
(3)由社会各界配合家庭制定人帮助,经常对戒毒者进行教育,帮助其巩固心理康复效果,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
(4)不要一味惩罚,目前许多国家并不把吸毒者视为病人,也就是说他们不全享受病人应享受的权力。事实证明一味采取歧视、强迫、惩罚等负性态度,收效不好。尤其对康复进程顺利,而又回归社会个体,更不应歧视,相反应多鼓励支持。
(5)积极帮助戒毒人员解决就业安置问题,使其自食其力,劳动致富,安分守法,避免无所事事,精神空虚。
(6)加强社区控制,有组织地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取缔不良文化场所,促使戒毒者参加积极向上愉快的社会生活。
(7)帮助个体渡过危机。有的个体在治疗康复后,往往还会遇到很多困难,有的则构成危机,此时不少人会试图再次吸毒。为防止这种结果的出现,社会应建立健全各种相应的机构,给他们提供帮助与指导,使个体顺利渡过危机。
在线QQ医生
健康咨询热线
0755-22318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