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爸爸去哪儿4》的热播,“蕾力父女”这对自带萌点的“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子”成为了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温暖轻松的画风中,却掺杂了一些不和谐的变味邪风。争议回顾在节目中,阿拉蕾曾对董力说:“等我长大了就嫁给你。”本是童言无忌的一句话,却让部分网友断章取义,自发将其组成了“萌CP”,再加上董力在对外接受采访时不止一次表示以阿拉蕾作为择偶标准,网友们更是剪辑“萌CP”片段做成同人视频。而节目组似乎乐观其效,在微博宣传“蕾力父女”时引用“虐狗”一词,似乎有意暗示,让人想入非非。更有甚者在网络上发表一些不堪入目的恋童癖言论,编排色情小说。这也让人们对“实习爸爸”的设置颇有微词,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董力阿拉蕾CP”引争议面对大众的质疑,“实习爸爸”董力接受腾讯娱乐采访时表示,节目中有女编导来承担贴身照顾阿拉蕾的生活,比如洗澡、上厕所、睡觉等,自己很重视保护阿拉蕾的隐私,作为男生会把握住分寸。节目组也发微博回应,节目录制现场有镜头监控,且有大量工作人员在场,杜绝了嘉宾与萌娃单独相处的风险,不支持变了味的过度解读,也反对一些自媒体营销号为了博眼球而无底线的妖魔化言论。01对”实习爸爸“这一节目创意的质疑诚然,的确有部分网友妄自揣度,怀疑当事人行为不端,恶意猜测其在节目过程中有不当举动,将“对事”谴责转变成“对人”的攻击,给当事人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但大多数网友担忧的是“实习爸爸”本身设置中造成的不良影响。显然,上述回应有些避重就轻,只是一味地强调当事人并没有侵害儿童的行为,节目组保护了儿童的隐私,却没有对争议的本质做出正面回答——“实习爸爸”的设置应不应该存在?“实习爸爸”的模式会不会让观看节目的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性防范意识降低?一个成年人和3岁小女孩的捆绑炒作,是当事人有意为之,博取大众眼球,还是节目组刻意引导,谋求收视利益?不管怎么打温情牌,“实习爸爸”的设置本质上就是把不具有血缘关系的成年男子和幼女组合在一起,而且是“高颜值”花美男+“超可爱”小萌妹。这种模式确实引人注目,但是在这对“非亲子”关系的相处过程中,3岁小孩对一个陌生男子喊“爸爸”,并且不断对其信任亲近,心理防线不断降低,这其中隐含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不打破女童与成年男子的交往禁忌?如何避免孩子形成身份识别的认知偏差?如何让儿童观众的性别意识不受误导?如果节目组不能很好地在节目安排中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实习爸爸”的模式就应该取缔。02缺失的女童保护意识这些担忧并非小题大做,杞人忧天。事实上,很多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的性保护教育,抱有侥幸心理和盲目自信心理,认为自己孩子还小,性侵害不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认为只有变态的陌生人才会实行性侵犯,自己身边的熟人不会做这样的事,而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据美国国家失踪及受虐儿童中心统计,12岁以下的儿童中,4岁宝宝被性侵的程度最为严重。“女童保护基金会”对国内2015年公开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件进行统计发现,超过70%的性侵儿童案为熟人所为,即孩子熟悉信任、尊重亲近的人,比如亲人、邻居、老师、父母的朋友等。2015年1月,福建南平一名六个月大的女婴被其堂叔性侵致下体大量出血,这个案例无疑给广大父母们敲响了警钟,而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不要等惨剧发生才追悔莫及,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进行性意识教育。比如,在平时交往中,应该注意男女有别,尤其对成年男性要保持应有的距离;不管是多熟悉的人,自己的私密部位都不许别人触碰,一旦发生后要及时告诉父母;在观看电视节目时,也要进行适当引导,告诉孩子不是所有陌生人的亲近都是善意的,要懂得分辨和进行自我保护。学校更应重视对儿童的性教育,大部分儿童心中的权威其实是老师,所以老师要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进行对儿童性意识的启迪,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03媒体应该坚持的底线儿童性防范意识的提高,不全是父母与老师教育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作为引导正确的舆论和社会价值观的媒体人,更是责无旁贷。制作与儿童有关的节目或是公众号营销时应看清自身的角色定位,不但注重对儿童隐私的维护,更要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给予必要提醒设置,而不应该一味炒作,对浮躁和低俗推波助澜,助长一些不良风气与扭曲价值观的传播,给思想尚未成熟的儿童造成误导和认知偏差。媒体节目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缩影,如果有一些超越底线的行为,实际上是对当下社会心态的迎合。当“污”和套路成为俘获观众的主要手段时,说明当下的社会风气出现了问题。但不管怎么说,都不能打破伦理秩序,违背人道主义。因此,公众不仅要发挥对媒体和网络的监督作用,对其不当行为进行批评建议,抵制并举报网络上关于儿童的不良内容,还要时刻提醒自己对儿童性防范意识的维护,对自己发表的公开言论负责,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关爱儿童,抵制任何造成性侵风险的氛围。
我们相信大多数人的内心是充满阳光的,整个社会是积极向上的。在这次争议风波中,可喜的是看到了许多网友很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不妥,对“萌cp”可能助长恋童癖心理的苗头和降低儿童性防范意识的隐患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并及时指了出来。有的公众号也已自发删除有关“萌cp”的文章,回归了对父女温情的引导,有的呼吁节目组应删减容易引人遐想的画面,及对“蕾力父女”宣传中的不当言词。这是人们保护女童意识的觉醒更是媒体应该坚持的底线。孩子眼中的世界是纯洁的,孩子天真的话语总能让人开怀大笑,但不要让这份童真成为任何人拿来利用和消遣的工具,一档有趣好看的亲子节目,应该不止引人看热闹,更应该引导人看懂其中的门道。
在线QQ医生
健康咨询热线
0755-22318729